跟唱歌無關,「石山街」長年都想開設個Memes page,把二人在快餐店的模樣集結為memes。楊彤和Marstn形容部分同事有偶像包袱,從不出現於熱鬧之地,但皆因二人由心鍾愛快餐,每次照機先食,於是照片量愈見豐厚。出道一年,「石山街」似乎沒太多公眾人物的包袱,楊彤甚至形容組合目前就像位於東平洲:「這不是我的本意!我常說我是國際彤。我想游走國際和本土之間,所以我們像處於香港邊緣,如果香港主流樂壇在中間,我們大概就在東平洲。」東平洲其實不錯。大多來港洋人最珍惜香港的地方,是一小時內能從市中心去到郊外,看海灘、看山頂、踏踏青。到離島也不難,美麗的風景早就在那裡,等待著你的探索。
窮歌手的浪漫
Memes page連名字都定好了,叫「窮歌手要在快餐店開餐」。現在手機中有大量素材,包括二人當飯餸背後的佈景、在櫃台旁等餐的不耐煩表情……光顧快餐店,不過是延續素人時期的習慣。懶得想,就落公司樓下點個豬扒飯,又搞掂一餐。唯一的分別是現在有妝髮安排,他們去快餐店就像出席巴黎時裝周:「我們不時會著到成隻雀咁落去大快活食嘢,但照食豬扒飯。你以為簽約歌手很威風嗎?也不過是正常地生活。」「石山街」很窮嗎?職業很夢幻,現實很骨感。對比購物慾偏低的Marstn,楊彤直截了當地說自己窮,但窮有窮的生活,只是不能無兼職,她主要是替小朋友補習幫補開支。沒有兼職的話,在淡季最誇張可以整個月都沒收入;楊彤笑言甚至試這在公司唯一拿到的錢,就是宣傳期時報銷的那筆的士錢。
「石山街」不是因為了錢才簽約當歌手?楊彤靜了半晌苦笑道:「我個人比較消極,如果我不簽公司,未來數年我也不知道能做甚麼,我會太誠實嗎?這樣說好像不太好。」在懶惰細胞和隨性本質夾攻下,她不曾幻想要開個能容納到特定數量歌迷的表演,或是何時該做一張專輯,由始至終不過想創作好聽,而自己同樣喜歡的歌曲給大眾。雖消極,但又簡單得很。在以二人初次相遇的街道為組合命名之前,二人均是獨立的singer-song writer。一同合作了兩、三年,Marstn深感掛著獨立歌手之名,能達到的位置、能開拓的闊度實在有限。於是考慮了兩個月就決定簽約。既然有唱片公司相中他們,大概也證明了他們具備潛質,於是他沒花太多時間去考慮市場定位,行動派的他相信,走著自能找到方向。至於初次相遇的那條街道——石山街,位於堅尼地城,本來是條掘頭路,有兒童遊樂設施;後來打通了作發展,路就寬廣起來。
迷失在這場資本主義遊戲
沒有考慮市場,卻無法不面對現實,而現實又往往與數字掛勾。到截稿為至,楊彤的Instagram追蹤人數為9625名、Marstn的為2779名,而「石山街」的官方帳號則為5917名。被問及這些數字時,二人一同大笑。Marstn說當然愈多愈好,起碼尾巴有個k。只要跨過四位數大關,就毋需介懷人家取消追蹤。「始終想在創作和商業間拿捏出個平衡,有時心態明顯側重,我深知有時如果太商業,會導致帶來流於表面的作品,心理上只好不時調節。」
好一段時間,儘管楊彤密密把音樂作品放到網上,數字仍維持在500名追蹤者左右,她對類似的不成正比感到介懷:「我仍然介意,簽公司後更介意,因為現在團隊不只我一人。有時分享無聊事也有1500個like,我花幾十小時做首歌,公司替我出錢拍MV,發佈後只有50個like,我會問點解。」這迷之數字對她而言是無意義的資本主義遊戲,基本設定就是用追蹤者數量去替大公司賣廣告,替人家賺錢。
仍是獨立音樂人時,楊彤必然會分享古靈精怪如其本性的生活照,或是偶遇一頭悠悠步過的三色貓,她都想發佈。但現在是,她知道理想的發佈時間,也得悉沒樣子的照片會少人點讚,以上都來自同事的溫馨提示:「現在,這是我的工作了,low engagement、沒營養價值的,或是沒人想看的,我都儘量不發佈。矛盾的是,我不過想做音樂罷了,卻好像有很多要顧及的事。」
總有人喜歡燕麥奶
嘗試邀請「石山街」以言語作自我推廣,楊彤強調作品中散發的感覺迷人又迷幻,踏入旋律,能忘掉世間煩囂和惱人的人和事,世界只餘下你一個,舒爽至極。推廣員Marstn相對稱職,故弄玄虛地說產品夠日常,但又絕非大眾化,是個很特別的品牌:「以飲品為例,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燕麥奶,有人會很抗拒。但總有人會特意去尋找、去認識。」「石山街」本來是個期間限定的項目,怎料到合作至今,成了大眾定義:一男一女的組合。若要香港歌迷數出歷年男女組合,多少都帶點既定印象和框架,但楊彤和Marstn確是純音樂交流的伙伴,是散發義氣的那種。例如在台上表演,楊彤不太想唱某句,Marstn會幫她一一處理,於是在外頭她會唱得很安樂:「Marstn是個mentally stable、能穩定地付出的人,很少會拒絕我本以為他會拒絕的事,說錯話他又會替我補充,於是我能依靠他。」而在Marstn的視覺裡,楊彤勝在直率又非常有主見,在音樂上有嗰句講嗰句,令創作更順暢,合起來就成了好伙伴的特質。這時楊彤不客氣地插了句嘴:「對著你才這樣!我在外頭好鵪鶉。」又傳來一陣同步的笑聲……
新世界自有快樂祕訣
二人都愛笑,那位會寫暗黑又emo作品的音樂人早已是過去式。Marstn以往的舒適區在漆黑之間,往往以個人為大:「以前會比較自私,覺得全世界都要聆聽我的黑暗、不快,憤怒。想必是人生觀有轉變,現在不想以音樂抒發負面情緒,想挑戰寫開心歌的可能性。」因為轉化,於是有了新作〈Happy Song〉,題材圍繞對快樂的定義,快樂毋須堂皇,亦毋需依賴外在的物質和社會風氣。訪問當天傳出「0+3」外遊政策更新,雖則諷刺,但Marstn苦笑指,半年前八點後有堂食已成「新世界」;更早一點,若能超越屏幕跟朋友見面,就值得感恩好一陣子。以上均是新常態,也蘊藏著「新世界」的價值觀:「我快樂的祕訣就是不要對所有事都太執著。以往一定要直走,現在會嘗試轉個彎,反正世界每天都在變。」歲月平淡亦算賞賜,東平州雖遠,但惜歌者自然會買包燕麥奶,乘船往小島聽開心的歌去。
Interview & Text:@chanching_archive
Video Directing:KW
Camera:Joffe Cheung、Kayan Wong、Lau Ho Chun
Video Editing:Joffe Cheung
Stylist:Jenny Chan
Wardrobe:Midwest Vintage
Make Up:Ma Yan Tung
Hair:Kin Tam @IL COPLO
Special Thanks:DA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