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分類
社區故事
文藝創作
在地品牌
工藝傳承
台灣專題
物語商店
社區故事
文藝創作
在地品牌
工藝傳承
台灣專題
物語商店
文藝創作
Feb 02, 2023
吃著漢堡漫步音樂路《溫蒂漫步》哼唱輕柔韻律首次來港演出
文藝創作
Jan 20, 2023
如此時代,如何自愛?《1人婚禮》的三個答案
文藝創作
KW
Dec 30, 2022
擁抱「窄路」下點點「微塵」 繼續編織香港電影路
文藝創作
Dec 13, 2022
窄路上的微塵,也有被看見的渴望 袁澧林的演員告白
工藝傳承
Dec 06, 2022
從竹藝創作中理解自然規律 《二回》將竹細工融入日常
在地品牌
Dec 02, 2022
手製飾物連結珠寶工藝兩代人 《小意思》以輕柔美學建立創作風格
熱門短片
更多
吃著漢堡漫步音樂路《溫蒂漫步》哼唱輕柔韻律首次來港演出
Feb 02, 2023
如此時代,如何自愛?《1人婚禮》的三個答案
Jan 20, 2023
社區故事
更多
深水埗的散與聚 RubberBand主音6號:「細個只想離開,人大了才懂這裡好。」
Nico Tang
Nov 14, 2022
後工業時代的公屋童話 《花園說書︰工業時代的觀塘工匠》
岑珈其視良景邨為家鄉:「係呢度啲人令我愛上呢個地方」
傳統不死 ?疫情下的盂蘭勝會 從本地化到小型化,卻逐漸失去多元性
熱愛機械半世紀 80歲製磅廠老闆建《磅秤資料館》記錄歷史
吳林峰重遊旺角憶舊居窮歲月 窄房聽見琴聲改變一生 「對我走音樂呢條路好重要!」
文藝創作
更多
吃著漢堡漫步音樂路《溫蒂漫步》哼唱輕柔韻律首次來港演出
Feb 02, 2023
如此時代,如何自愛?《1人婚禮》的三個答案
擁抱「窄路」下點點「微塵」 繼續編織香港電影路
窄路上的微塵,也有被看見的渴望 袁澧林的演員告白
在「死別」前不再「生離」 鄭群妹與梁禮行以攝影紀錄生命的無常與恆常
末日前的圓舞 per se頌唱「向死而生」的詩篇
在地品牌
更多
手製飾物連結珠寶工藝兩代人 《小意思》以輕柔美學建立創作風格
Dec 02, 2022
探索醉意,也是探索香港農業的可能性《香港酒造》 以有機水土栽種在地釀酒農作物
防疫得走火入魔 ? 不如以「清瘟」香氣反思背後真諦
品川一誠:在大自然裡感受初生能量 坪洲《天然有機農莊》 栽製改變人生的桑葉茶
在化學與藝術間以香氣探索世界 《ONE DAY PERFUME》 調製出生活中的動人故事
霓虹都市中的一份平和 Shabibi 的手作水泥藝術
工藝傳承
更多
從竹藝創作中理解自然規律 《二回》將竹細工融入日常
Dec 06, 2022
《炳記銅器》碩果僅存的打銅工藝
《小寧波》二代師傅:「唔做就冇人做」守護最後的上海餅手藝
《德興隆豆腐舖》 傳統手法做石磨豆腐 60多年老店重新:靠的就係堅持!
舊單據上的潦草與花碼 藏香港老行業文化
《梨木製陶所》:用平常心看待無常事 陶瓷就是一門學懂接受失敗的藝術
台灣專題
更多
三時生活實驗室——以裸買實踐環境共好日常
W.C. LEE
Sep 07, 2022
在生活與工作的縫隙中孕育靈感 專注說故事的台北人——桂尚琳
《地衣荒物》以物尋根 透過選物傳遞沈靜意念
台灣《林豐益商行》 百年手作山貨傳遞質樸人情味
《有記名茶》:紥根大稻埕的百年老店 見證台灣茶文化的起承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