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光影記憶 霓虹黯色:歷史招牌手稿重見天日

12年前,屋宇署實施招牌清拆令,曾經成為亞洲繁華夜景的象徵、掛滿旺角灣仔大街的霓虹招牌街景,慢慢消失於這個城巿。5年後,郭斯恆帶著他在理大設計學院信息設計研究室的團隊,開始記錄這個被視為本地獨有的街道文化。2018年,《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出版了,奪得第十二屆香港書獎之餘,一度掀起香港人對霓虹招牌的關注。

 

《香港霓虹招牌手稿--餐飲篇》由衛奕信文物信託基金資助,免費贈予本地相關的教育機構,暫不設公開售賣。

 

最近,郭斯恆與團隊再出版一本《香港霓虹招牌手稿——餐飲篇》,收錄多張珍貴的霓虹招牌手稿,年代由1950至1970年為主。我有幸獲邀替新書擔任文字編輯,過程之中,除了猶如窺見了當年香港作為美食天堂,曾經如何燈光璀璨,還重新認識在未有電腦繪圖的年代,工藝師傅如何鬼斧神功地把手繪的概念圖,化成讓千千萬萬的行人仰望、驚艷全世界的霓虹招牌。

 

文:陳嘉文

英國攝影師 Keith Macgregor 的照片

 

大約是在2015、2016年左右,郭斯恆與他的團隊,除了從尖沙咀徒步往太子,途經佐敦、油麻地、旺角等,再走到灣仔、九龍城、深水埗等記下仍未清拆的霓虹招牌,他們還尋訪仍未關門大吉的本地霓虹公司,了解霓虹招牌的製作細節,也以訪談方式發掘有關這個行業的歷史資料。在已有逾半世紀歷史的南華霓虹燈電器廠,郭斯恆看見一個不顯眼的儲物櫃,好奇打開,才讓這疊相當具研究價值的霓虹招牌手稿得以「出土」重見天日。

 

儲物櫃之內,手稿並沒有整理排列年代先後,手稿上也沒有日期年份紀錄,團隊是如何確定這些屬於50年代至70年代?書中分享,團隊是用了手稿上的電話號碼長短,比對當年報章上的電話長短,來估計手稿的年份,5個號碼的約屬於50年代,7個號碼的約屬70年代。這疊手稿,共有700多張,涵蓋的有各行各業,包括服飾、藥房、百貨等,而當中有約三分之一、即200多張為食肆餐廳的招牌,可見當年找南華製作招牌的,食肆佔了重要的部分。50年代至70年代,是香港餐飲業百花齊放的年代——在餐飲業的發展裏,百花齊放並不是理所當然,尤其在成為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一度實施宵禁令,巿面會找到茶居、茶樓等,本地人早上吃一盅兩件、喝口茶,就是茶樓一天的生意了。至戰後,香港經濟逐步發展、全球環境相對穩定,加上來自內地大城巿的移民大量遷至香港,餐飲業才有如雨後春筍般百花齊放,上海菜、京菜、川菜成行成巿。

 

在這些手稿之中,正可見當年本地食肆的多元,當中出現最多的,當然是中式酒家及茶樓,另外,也有由高級西餐廳演變的本地西式餐廳,以及如今成為香港獨有的冰室和茶餐廳;還有世界各地不同菜式的餐館,例如專售南洋菜式的餐廳、西餐廳等。

 

除了從手稿側看香港飲食業發展,作為設計學院副教授,郭斯恆與他的團隊花了很長時間梳理這個期間的霓虹招牌設計。在食肆的招牌之上,可以找到的視覺元素,包括文字、商標、圖案和線條,每一個細節也能夠反映當年的美學概念、社會環境等。50年代的招牌,設計普遍使用不規則的造型,圖案較複雜、具跳躍感,而至70年代,招牌設計愈來愈簡約,多採用簡單線條如四邊形,邊外並沒有太多花巧的裝飾性線條。他們認為,除了潮流轉趨崇尚簡約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製作霓虹招牌的成本愈來愈高昂,複雜造形所需的技術難度高、耗時長,而且,擁有這種技術的霓虹師傅,也愈來愈少。

 

招牌上的圖案分析,也是很有趣的。最順理成章的營銷方法,當然是把商標直接置在招牌之上,但餐廳賣的是美食,讓人聯想到自家獨門招牌菜,才最直截了當,於是有了「泉章居」的鹽焗雞,也有茶餐廳的熱咖啡杯。而由於霓虹燈管只能簡單屈曲、無法如畫筆一樣畫得栩栩如生,以簡單的線條盡力地勾勒出一碟鹽焗雞,也算是成就了一種霓虹光管美學。

 

至於招牌上的文字,可以用字體來分類分析,不過除了商舖的名字外,其他用以吸引消費的輔助文字,對我來說其實更引人入勝,它們在在反映當時的社會環境、人們的生活實況。例如餐廳招牌會寫上「冷氣」,正因為當年餐廳未必有冷氣,所以「有冷氣」是個賣點;寫上「靚咖啡 熱蛋撻」,因為當年可吃的小食糕點款式不及如今的多元,蛋撻是很多人愛吃的餅點、很重要的美食,才成為要寫上招牌的重點。

 

英國攝影師 Keith Macgregor 的照片集

 

另外還有很多值得細看的,例如「茶麵酒菜 禮餅月餅」、「品質精美 滋養豐富」、「晚飯時菜整日不停」,可以想像,為了在招牌上有限的空間推銷,店家都絞盡腦汁用最精練的文字告訴街外人自己的過人之處,背後所蘊藏的,是當年面對競爭激烈之下,腦袋靈活多變的香港人搵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