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Nancy Kwai,大家也許會想起她的一頭白金色長髮,想起她柔和的嗓音,一種洋娃娃般的夢幻感覺。正如她早前推出的新專輯《Blossoming》,圍繞四季、花語與郵票——全是這位夢幻女生的極致浪漫心思。
不論是以鈴蘭象徵〈Out of the blue〉的「幸福回歸」,藍盆花象徵〈Let go〉的「不能實現的愛」;還是由迷迭香象徵〈Cardigan〉的「 永恆回憶」,山茶花象徵〈I tried…〉的「渴望與堅毅」;Nancy都在透過花朶與音樂,把她對關係與相處的感悟,向你娓娓道來。
一份誕於空中的歌詞
上次與Nancy對話,是她去年推出〈Let go〉的時候,當時這位熱愛文字的女生,曾經透露想要嘗試填詞,為音樂寫上自己的故事。而這次新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曲、Nancy的第一首國語歌,便正是由她負責填詞,親手寫下一封既甜蜜又苦澀的〈The last letter〉。
「歌詞嘅deadline,係北海道返香港,落機嗰一刻,但係我一直拖咗好耐,拖到真係落機嗰刻我先交到。可能我係一個P人(笑)。」當時Nancy剛在北海道拍過〈I tried…〉MV,才剛上飛機,便開始為這份歌詞絞盡腦汁。她自覺平日不論在生活或工作方面,都是個傾向理性的人;唯獨在愛情關係裡,才會容易患得患失、胡思亂想,變得情緒豐富又敏感;所以面對這首帶有bittersweet感覺的demo,她自然想以愛情入詞。
愛情來了又走,Nancy直言回望自己的戀愛經驗,實在零碎又散亂,於是她在航班上左思右想,以眾多瑣碎的回憶片段,拼湊出這個「一去不回」的故事。歌詞中的一句「遺憾是沒和你看東京煙火大會」,便是來自她的自身經歷:「我一直都好鍾意煙花,一啲好似轉瞬即逝嘅景象。我想同好重要嘅人去睇,但我一直都冇睇過。」
其實,〈The last letter〉也可視作〈I tried…〉的延續。〈I tried…〉MV所說的是愛情裡的最後嘗試,分手前的垂死掙扎。然而當努力過後,感情仍然「唔work」,Nancy便難免產生疑問:「你是否早已喜歡上別人,所以才不去努力捉緊我,剩我一個獨自追憶,拼命挽回?」
正因如此,這封最後的信件,才會以極為苦澀的「她是誰?」打開序幕。
愛情是一種直覺
相較於Nancy筆下的歌詞,現實中的她反倒對愛情有著更多盼望,期望能擁有一段像〈Out of the blue〉一樣的關係:幸福、充滿正能量與朝氣。
這位靈動女生,喜歡簡單、率性的生活。她坦言自己是個灑脫之人,不喜歡拖拉糾纏;假若彼此緣分已盡,就應好好說再見,不再苟延殘喘。可是,當愛意萌起,彼此心意相通時,她也絕對不會思索太多,勇於順從直覺,大膽去愛——
「我而家冇拍拖,就會想去搵依據,例如想睇吓八字顯示我幾時會拍拖,之前嘅關係係點,或者我咩時候會有段孽緣,之後我會想求證,睇吓我係咪真係覺得嗰段關係唔好。但如果現實中我真係遇到一個好鍾意嘅人,我就唔會諗同佢八字上夾唔夾,我想跟隨自己嘅直覺,尊重自己嘅感受。」Nancy直言,她喜歡一見鍾情多於日久生情,皆因愛情在她偏向是一種直覺——一種喜歡的情感,而不是可以讓你坐下來慢慢思考,再加以分析的選擇:「我唔想俾對方有一種,你係俾我揀出嚟嘅感覺。」
對於愛情,她大膽去愛。相比起一個很確定很圓滿的結尾,Nancy更渴望擁有一段盡情愛過的回憶,「無論如何都試咗先」,儘量不讓自己留下遺憾。然而,她雖然對愛情充滿想像,而且敢愛敢恨;但戀愛這回事,卻不在她現時最重要的to-do list之上。
「我之前覺得愛情真係非常重要,喺生命裡面佔據一個好重要嘅部分。就算我係一個咁理性嘅人,但喺愛情裡面都一定可以感受到情感,我喺生活入面,有好多嘢都淨係可以透過愛情去感受,可能係我好任性嗰面,又或者係我好無聊、好幼稚嗰面,都可能只會展示俾我最親近嘅人睇。但唔知點解,我而家覺得冇愛情我都好開心。」
這個改變,也許源自Nancy的愛犬Tack Tack。她察覺只要自己與小狗賴在一起,便會不自覺展現調皮的那一面。這使她發現,這種毫無保留的相處原來不是愛情限定,原來其他事物也可盛載她的熱情與真我。
常言春天是戀愛的季節。這個暮春,Nancy雖未遇見愛情,卻是一個繼續被音樂圍繞,對將來充滿憧憬的絢爛春季——
「我想透過我嘅音樂同創作,去建構、去尋找更多好嘅energy俾自己。有時有人同我講,工作同生活要分開,但我希望我喺工作裡面,都可以搵到啲好嘅嘢去俾番我嘅生活,而我嘅生活都可以啟發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