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回來的人:李雅婷 守護谷埔90年客家古宅的90後村民
社區印象「用柴火山水煮公仔麵特別好食。谷埔(分村)五肚山水,加荔枝柴,湯有特別的香味。」同一包公仔麵,加上谷埔村的烹調,竟變得與眾不同。在90後村民李雅婷眼中,這碗谷埔的公仔麵,其實包含着一種淡淡的鄉愁。「去到城市居住,對比之下差好遠,發現自己原來更愛谷埔。」
李雅婷和她最愛的大樹根
谷埔,400多年歷史,一個位於沙頭角的偏遠村莊。沒有公路,除非有禁區紙,可由沙頭角包船回村,一般人起碼需花上45分鐘,爬過百多級樓梯級小山,才能到達這「世外桃園」。村內最後一楝村屋已是上世紀70年代,村內事物仿如被凍結了半個世紀。跟附近有公路的鹿頸,那種充滿「西班牙式別墅」的村落迥然不同。沒有西班牙的景色,只有清朝磚屋、近百年中西合壁的客家大屋和排屋,以及門前是金黃的蘆葦、蔚藍清徹的沙頭角海。
雅婷一家居住的李家大宅,是香港難得一見的完整客家大屋。沒有官方的歷史評級,卻有着幾乎原封不動的客家設計:柴火的爐頭、青磚、瓦頂、大廳中間高懸近一世紀的家訓,和融合歐陸式的女兒牆。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色,還有豐富歷史的建築,但在谷埔的生活卻不如人願。
李雅婷和她的近百年大宅
回來的堅持
因為景色雖好,但村內設備卻停留在半世紀前。大部份住宅都沒有馬桶,也無法上網,甚至無法接收電話,各種生活所需都存在補給困難。重拾故鄉生活,雅婷一家人可望而不可即。
村落裡大多是白髮斑斑的老人。90後的她和妹妹李雅麗,顯得份外有活力。村中常住人口只剩下一人,而作為新一代的她們,盼望跟家人回來,一起復耕,改變村落。
成長在城市的雅婷,愛好郊遊,爬過高山,潛入大海,但最愛仍是童年的谷埔。近月,她創立「季食」,在Instragm 宣傳耕種之樂,又舉行孩子教育工作坊,以推廣谷埔之美。早前,在香港理工大學「重聚谷埔」團隊的安排下,雅婷跟大學生舉辦茶果工作坊,跟小孩邊做茶果邊認識大自然。
她選擇回來,用簡單生活,帶出不平凡。正如以柴火,配合山水,加上最普通的公仔麵,便能煮出獨特香味,告訴大眾這便是鄉村獨有的味道。
香港有不少荒廢村落,散佈新界各處。荒廢的原由,通常就是人去樓空。有人,才有村;無人,就是廢墟。隨着六十年代,人口外移英國或市區,谷埔從八十年代開始,便變成了老人村。後來,連老人都不在,只剩下一人獨守谷埔。
六十年前,雅婷的嫲嫲放棄稻田,為了生計,當上了清潔工,服務谷埔、鹿頸等村落。她是最後一批放下鋤頭的村民。而今天,鋤頭的意義改變了,種田也由搵食變成了興趣和感情。
年過80的嫲嫲常盼望回村,但自上世紀街渡因居民不足而被迫取消後,她每周都需要在早上八點到達沙頭角,坐收集垃圾的大船回村,再坐十一點那每日只有一班的船回程,所以每次回村只有短短三個多小時,但她仍樂其中。
幾個月前,嫲嫲除掉大屋前的雜草,重見一望無際的蘆葦田,能遙望過去讀書的啟才學校,她才笑顏逐開。客家女人,愛想辦法,留住人,保住文化。嫲嫲堅持除草,雅庭選擇開IG,她們只盼望一家人都能留在家鄉谷埔,默默守護這間經歷了四代人的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