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林豐益商行》 百年手作山貨傳遞質樸人情味

沿著台北市的迪化街,由南走至北,經過大大小小許多間中藥行後,南端的迪化街充滿各式南北貨的香氣。而在各類乾貨及舶來食材店之間,有一間小小的店面,其間許多竹製生活民具堆疊,那就是《林豐益商行》。

《林豐益商行》於1906年由林光景創辦,其後傳至第二代林輝培,目前由第三代老闆林鼎元先生及老闆娘蕭美花女士負責經營。有趣的是,「林豐益」並非家族中任何一位成員的名字。當年為何取名「豐益」已無從考究,但「豐」與「益」二字的意涵卻實實在在地飽藏於這間小店當中。林鼎元老闆生性較為寡言,接待客人及接受採訪多由個性爽朗健談的老闆娘林美花出面。走進店裡,眼前盡是琳瑯滿目的各種生活用品——竹籃、竹篩、蒸籠等等,偶爾在角落還會驚喜看到一些精巧的小裝飾,例如葫蘆或是風穀車的小模型。不僅架上堆疊,更充分利用垂直空間及天花板吊掛,讓店面看起來像極一座藏寶庫,等待客人前來探尋所需物品。

百年商行的變與不變

第三代老闆林鼎元先生自1983年接下店鋪,三十多年的光景,與老闆娘勤懇地守著這間店,除了過年,日日開張,恆常不變,幾乎可以將時間凝結在店內。老闆娘笑稱反正也無其他事,那就每天開店,反倒不曾計算原來已經經過這麼久的時間。詢問老闆娘才得知,過去這些竹製物件皆是台灣農民在農閒時刻製作。除了自用外,也可以拿到店內販售,以貼補家用。過往產地除了中南部的鄉下外,現今充斥著辦公大樓與廠房的台北市南港區也曾是製造竹器的主要地區之一。這幾年,因為台灣產業轉型,且塑膠製品極易取得,不僅懂得製作竹器的老師傅逐漸凋零,這些物品也越來越不是生活必需品。店內現在看到的商品中,有許多皆是後來台商至東南亞設廠製造的。

從實用民具,轉為具紀念價值的物品

儘管如此,老闆娘說,這些其實都是平常生活中用得到的東西。「竹器吸水不怕濕,又不像金屬製品那樣容易因加熱而滾燙,有隔熱效果。」是非常實用的材質,至今她仍會使用店內的產品。「有時候要曬蘿蔔,便會使用竹篩。」「過年時做年糕,當然就要用店裡的蒸籠。」附近街坊經常來購買各式用品,老闆娘也會將自製年糕分享給他們品嚐。

店內也有一些乍看不知作用,經老闆娘介紹才曉得用途的特殊物品。看起來像是薄鍋墊的竹製網格墊片,其實是在炒菜鍋中蒸東西時用的蒸架,現代人多改用金屬材質,因此已不常見。店中角落還掛著幾個竹編的筒狀物,其實是捕蝦籠。大的可以抓龍蝦,小的則是捕捉溪蝦使用;也有捕鰻用的規格。還有許多具有古味的民具,例如斗笠、蓑衣、草鞋、棉被拍等等,縱然現代人幾乎已經不再使用這些物品,偶爾仍然會有客人特地來訪購買作為擺設或是拍片陳設道具。「不過,還是有日本人會來買棉被拍。他們有曬棉被的習慣,來台灣玩會買回去使用。」老闆娘解釋。也有要結婚的人,會來店內採購禮籃等物品。

茄芷袋躍升熱門商品

《林豐益商行》隨著時代從民生必需品的陣列中退役後,反而逐漸因為迪化街經常有觀光客造訪,而成為日本人所喜愛的紀念品店。老闆娘也不明白日本人為何那麼喜歡商行,猜想可能是因為台灣與日本風土相近,看上去有親切感。曾經有日本客人來購買竹製的小籃,直說一時想不到可以裝什麼,只覺得長相可愛,帶回去應該就會知道用途了吧,也許能讓家裡更整齊也說不定。而店中目前最熱賣的商品,就是台灣傳統購物袋——「茄芷袋」。不同顏色大小的茄芷袋陳列在店門口最醒目的地方,等著客人帶它們回家。「早期種田、購物,要裝東西就是會提這種茄芷袋,可以裝很多東西。後來,因為塑膠袋變得興盛,茄芷袋沒落了一段時間,現在因為逐步在禁止塑膠袋的使用,茄芷袋才又流行回來,成為大家常用的購物袋。」尼龍編織的茄芷袋透氣又耐髒,價格也很便宜,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日,重新找到了舞台。

深植於生活的質樸台灣味

即便這樣的一間店,大家可能習慣給上「台灣味」、「古早味」的標籤,老闆和老闆娘兩人似乎從未思考過這些事情。「台灣味呀…。」老闆娘喃喃唸著,沈吟許久,「我們每天都在這間店裡,對我們來說就是工作,每天這樣看,對於什麼是台灣味,或者我們店哪裡有台灣味,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感覺。都習慣了呀。」她不好意思地靦腆笑著解釋。「唯一想到的只是有一天,如果我們退休,把店裡收起來,沒有要再傳給下一代,那這些東西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到時可能就會對這些事物有留戀,現在倒是沒有這種給覺。」在第三代老闆夫妻三十幾年的開店光陰裡,甚至是這間店逾百年的運轉時光當中,他們從未思考過該如何表現出「台灣味」;相對地,林家只是這樣實在地在他們樸實的店中販售著當下在這個島上的人居住、生活時所需要使用的物品,並悄悄地保留下一些他們的祖先曾經使用的民具。在每一個開店的日子當中,被物品包圍,被台灣過往的時代給包圍;也ㄧ面使用這些物件,一面等待客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