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羅街種出社區情 屬於香港人的傳奇街道

一個平日的下午,沿著樓梯街走上文武廟,樓梯只走了一半,向橫街看過去,老店養的貓在排檔旁曬太陽,路的盡頭,樹影婆娑,一個婆婆坐在樹下睡著了。

疫情爆發以後,不少一直被人潮淹沒的街道輪廓重見天日,往日只見一群群遊客的摩羅街,如今的對比當然更強烈:寧靜的街道,偶有來往山上的途人穿梭經過;沒人圍觀的排檔,陳列的除了有往日受洋人歡迎的毛澤東人偶擺設,旁邊還多了不少香港舊照片舊地圖;排檔背後的古玩店,有木工師傅在復修大件的酸枝傢俬,門前還多了店主和街坊種的植物,大大小小,拼湊成一幅前所未見的社區生活風景圖。

 

說是「前所未見」或許太誇張,但不止一個自小在這裏一帶長大的街坊說,摩羅街「起初」是個巿集、擺滿地攤。不過在成為巿集之前,摩羅街其實也一度曾是一個小社區,只是當時聚居於此的人並非華人,而是印度人。據饒玖才在《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所記,在英軍佔領香港之初的1840年代,這裏一帶有印度人聚居並營商,同時有大量印度水手暫住,政府於是索性把地段拍賣讓印度人使用,這在1849年的售地計劃中有所記錄:「18491127日拍賣官地,位於印度廟附近,作印度人聚居之用。」官地的位置,正是後來的摩羅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