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爛的人》:當喪失是得著可不可
藝文札記
有沒有一個瞬間,你覺得自己的人生平庸得可笑,每天委曲求全;與伴侶的感情淡而無味,卻懶得處理;不忿自己的可能性減少,又無能為力⋯⋯難道一輩子就這樣嗎?
突然,你有個大膽的想法!你要找回自己!
你猛然發現,原來周遭一切皆可拋棄,你無視世俗目光,把自己砍掉重練,如脫疆野馬,奔向那個未知的方向!你內心激動,自覺浪漫,沒錯!人生本該如此!
沒想到,你奮不顧身,撲了一場空。
這就是《世上最爛的人》。
女主角Julie年近三十,與成熟的漫畫家Aksel過著穩定的同居生活。Aksel已到中年,想結婚生仔,Julie卻嚮往自由,抗拒走進困籠,偶然邂逅了率性男生Eivind,愛火一發不可收拾。
兩人各自拋棄另一半,展開新生活。蜜月期過得快,Julie開始不滿Eivind缺乏深度而納悶之際,竟發現自己懷孕;與Eivind意見不合之餘,還收到Aksel身患絕症的噩耗⋯⋯
世上最爛的人,矛頭直指Julie,但看到她為愛私奔,在奧斯陸街頭展露幸福笑容,世間萬物也不放在眼內,甚至連時間也被凍結,只為見Eivind一面。場面魔幻又浪漫,活現被愛情沖昏頭腦的狀態,如何能夠不動容?
然而,電影開頭輕描淡寫Julie的轉軚人生,實則道出現代愛情的絕望真相——我們向情人苛索的,從來都是自我意識的殘影,這一切卻源自失敗的自我探索。
唔知自己想點,只知自己唔想點,又抱著the best is yet to come的幻想,令我們既想透過理想愛情補完自己;又不安現狀,抗拒許下承諾,生怕扼殺其他可能。結果處處不是留人處,誰同行亦同樣結尾,每每分手收場,回到孤獨之中,獨自面對不完整的自己。
但再爛的人也有希望,電影尾聲,Julie當上電影劇照師,工作時看見已成陌路人的Eivind與妻兒經過。她回到寓所,看著窗外陽光,臉上露出淡然的微笑。她雖然失去一切,卻有了前所未有的踏實。
那笑容彷彿意味著,縱使愛情沒有神話,但就算撞板無數,我們仍能在糞土中拾回自己,在破碎中笨拙前進。著眼當下,勇敢去愛,這可能是最激進又務實的浪漫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