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築解決社區問題mlkk從香港向世界出發

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建築設計比賽、被稱為「建築界奧斯卡」的世界建築節,上月尾公布今屆得獎名單,云云得獎項目之中,找到了一個由香港建築團隊mlkk所建的學校——在緬甸的山丘之上,一座設計簡潔自然的竹建築內,有人在拉大提琴,有人在窗邊發呆找靈感;建築後的廣場上,人們一列一列坐著看音樂表演,旁邊的年輕人坐在山邊的階梯,把小提琴放在肩上隨手就拉。

 

簡潔自然、融入社區,是近年建築界所推崇的方向,單看這座學校建築,沒錯的確是世界級設計,不過,評審認為它不止於此:「它不止是一座建築物,更促進了農村社區的改變」,因為,建築團隊不止設計了這座建築,還把它成為一場建築教學與實習——由紮鐵、混水泥開始,教當地人如何親手建學校﹗

 

文:陳嘉文

圖:mlkk

 

位於緬甸景棟的音樂學校,由香港非牟利組織Build A Music School(BAMS)牽頭,目的是讓當地一家孤兒院逾百個孩童學音樂。2016年,和建築(mlkk)成為音樂學校的建築設計團隊,着手設計、繪圖、製作模型,及了解當地用家面對的問題、真正的需要。

 

那時候,mlkk剛成立,但3個創辦人葉好君(Mavis)、任曉蘭(Kian)及李昀昊(Kwan)的目標已非常清晰:「我們希望能用建築去解決社區的問題」。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區,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緬甸山區,一直以來有嚴重的貧窮問題,但單看數字、看新聞,其實無法了解真正問題的根源、解決方法也不可能到位,於是,這3個年輕建築師,幾乎每兩個月就飛到當地一次,認識不同範疇的人,與當地人對話。

 

他們首先接觸的,是孤兒院的院長,與家人一直在村內幫助有需要的人,可以說是村裏的代表人物。「溝通過後,我們identify到的問題是,由於當區的所在位置很接近金三角,仍然有販毒問題,學童需要安全的環境學習,所以我們決定建一所寄讀學校。」建築物外的廣場,同樣是為當地而設,它的功能多元,可以有露天座位、戶外彈奏,但它不止讓學生使用,也希望能與社區連結、與社區共享,例如舉辦周末巿集,讓村民可以擺賣農作物,一來增加售賣機會,二來吸引遊客到訪。廣場一角,還有一個觀景台,設備沒有一般旅遊區的望遠鏡,但有可以隨手敲響的音樂裝置,「當地人完全沒有音樂堂,我們就想透過好Casual的方法,令人感受音樂」。

 

「我們常認為,建築物是一個結果,但『建築』本就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才最重要。過程之中,有很多細微的地方,有時只需要做一些調整,就可以帶來大轉變。」在設計想法開始成形的過程中,除了解更多當地人的使用習慣,建築團隊還與當地人建立了信任,才知道孤兒院院長希望學習一些建築技巧。於是,整個建築項目,放棄了一般委託工程承辦商的建築模式,以院長為中心人物,再開始連結其他有心人。「有一個當地的工程師,很想提高緬甸的建築水平,因為當地經常地震,但建築質素參差」。

 

他們組成數十人的建屋隊伍,各人背景不同,有工程師、有農民、孤兒院的青年人,由紮鐵開始,把音樂學校成為這班建築學徒的實習機會。Mavis說,當地的建築,有鐵皮屋、有石屎屋,但石屎屋沒用鋼筋,混合水泥時的比例,也是憑感覺、沒根據的。「原本學校的設計是一座大的建築物,為了讓他們可以實習更多,我們把它一開四、變成四座小建築,他們就可以有四次起屋的經驗,重複練習,學到的技巧,將來可用在建其他設施或房子。」

 

成立5年以來,mlkk「以建築解決當地問題」的項目,遍及世界各地,包括肯亞、泰國、西安等,Kian回想自己當建築師的路,認為這個理念是由多年來的經歷一點一滴累積而成。她說她與Mavis的經歷有點相似,在美國讀建築時,學校著重他們了解用家,加上兩人常到環境極端的國家做義工,知道即使想幫助當地人改善生活,也並不是紙上談兵的事,親身了解用家的需要、想法,才能做出到位的設計、解決實際的問題。至於Kwan,同樣在第三世界遊歷過,有了類似的想法:「例如在印度,洗手間一般在屋外,婦女晚上不敢去廁所,因為強姦問題很嚴重。所以,即使你知道她們的問題在於洗手間,只給她們建洗手間是沒用的,你根本沒有替她們解決真正的問題。」

 

亦因如此,當問到他們認為香港社區面對什麼問題時,他們並沒有簡單歸納為「擠迫」、「地少人多」之類。「每一個區、每個社群,面對的問題也不相同,要深入每個項目,才會知道他們最需要什麼。」例如北角,他們早前受委託在春秧街糖水道交界的休憩處創作一個藝術裝置,除了因應用家的需要,設計好坐的、乾淨的公共座椅,他們還留意到另一個問題:休憩處旁,發泡膠箱堆積如山,原來街巿每天丟棄大量發泡膠箱,但因為體積大、回收成本大,沒有回收商願意回收,而這個問題基本上遍及全港各街巿。

 

於是,他們在藝術裝置以外,在北角碼頭一個設立壓縮發泡膠箱的小工場,工場設計盡量簡單,以展示場內壓縮過程為目的,配以門外的簡單說明,希望這個方法能解決發泡膠箱無人回收的問題,同時把這方法傳揚開去。我問,他們所做的,看來不是一般建築師所為?「我們就是認為,建築師在起樓之後,還可以做得更多。」